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开始--体化,企业的经营也开始全球化。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由此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激烈竞争:全球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企业意识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自身管理的完善已经不能充分获得竞争优势,而应该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结成动态的战略同盟。因此,动态的战略同盟--供应链(SupplyChain)就此产生。而在供应链思想产生之后,在世界竞争格局之下供应商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成为了新世纪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热点”。正如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Martin Christopher 所指出的,”21世纪全球化范围内的竞争已经不再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而是演变成为新型的供应链相互之间的竞争,新市场条件下将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
(二)研究意义
供应商选择是采购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柔性生产、快速反应,企业的业务重构就必须包括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B以上,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柔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剧烈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强调质量、交货可靠性、价格、提前期增加了供应商选择的复杂性和选择范围。因此,供应商选择的战略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了。
二、如何对供应商进行调查。
(一)供应商选择的理论基础
1、系统全面性原则
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2、简明科学性原则
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3、稳定可比性原则
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做,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4、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5、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
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8家,主次供应商之分。
6、供应链战略原则
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三、选择供应商的途径
供应商的开发与选择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利用多种渠道去寻找潜在的供应商,这些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出版物:
国际国内有大量的出版物随时随地为采购提供信息,例如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的--级期刊《中国物流与采购》中就有不少各行各业的企业或供应商信息。比较典型的也有:综合工商目录,产品工商目录以及商业刊物。
(二)公开招标的方式:
政府机构一般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寻找供应商,使符合资格的厂商均有参与投标的机会。例如中国政府招标网站里面的招标信息覆盖了医疗器械、环保设备、纺织机械、金属加工、起重设备、工程机械、IT 设备、仪器仪表等各行各业。类似该网站的还有“中国政府采购网”。
(三)参观产品展示会:
采购人员应参加有关行业的产品展示会,亲自收集适合本企业的供应商资料甚至进行当面洽谈。
(四)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也是收集潜在供应商的重要信息渠道。一个的大多数工商企业都是行业协会的会员,采购方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取得大量实用的有关供应商的资料。
(五)利用互联网信息:
利用采购网络或采购专业网站来寻找供应商,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下的1688网站在BBS电子商务体系中代表企业的利益,为全球数千万的买家和供应商提供商机信息和便捷安全的在线交易。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在美国上市,旗下1688网站以批发和采购业务为核心,通过专业化运营,完善客户体验,全面优化企业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目前1688已覆盖原材料、工业品、服装服饰、家居百货、小商品等16个行业大类,提供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现货批发等一系列的供应服务。
四、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因素
要找对供应商,首先必须扩大供应商的来源,然后从中选择适合的供应商,使其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确保企业生产运作的顺利进行。要了解供应商的情况,就要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对供应商的调查,也是指供应商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通常有如下几点。
1、技术水平,供应商的技术水平高低决定了其能否不断改进产品,.能否长远发展持续合作。
2、产品质量,企业应该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稳定,以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3、生产能力,供应商的制造设备应与企业相配套,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能保证供应所需产品的数量。
4、价格,在其他条件与其他供应商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低价格的供应商。
5、服务水平,企业采购的对象不仅是产品,同时还包括服务,应选择能提供售后配套服务的供应商。
6、信誉,企业采购应选择有良好声誉、经营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供应商,守合同、讲信誉、能准时交货是供应商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
7、快速响应能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交货期越来越短,企业要求供应商能有较好的响应能力,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8、其他因素,如地理位置、交货准确率、提供产品的规格种类是否齐全、同行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等。
五、采购中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物资采购中的选择问题是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确定适当的标准,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有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保证货源与采购物资的质量。在企业采购中有的“5R"原则,同样,5R也适用于供应商的选择,作为供应商选择的一个原则与标准。5R原则包括适时(Right time)、适质(Right quality)、适量(Rightquantity)、适价(Right price)、适地(Right place)。
其中,适时是要求供应商能准时交货,按时遵守合同合约要求的日期,不能延期供货或不定时供货。适质是要求供应商能提供质量过关的产品或货物,并能主动改善,稳定自身产品的品质。
适量是要求采购方按经济订购量采购,不仅要监督供应商准时交货,还要强调按订单数量交货,否则货多会增加仓储费用,积压采购资金,货少又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适价是需要采购方与供应商双方合作都有合理合格的价位。
适地是要求采购方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的地理位置,距离远近,更好选择近距离的供应商,近距离供货不仅使得买卖双方沟通更为方便,处理事务更快捷,也可降低采购的物流成本。
总的来说,其中适价是对较低物资采购成本的要求,适质是对供应商服务水平与物资产品质量的要求,适时、适量与适地是对供应商按时、按地点、按量交货的要求。
因此,依照采购中供应商选择的“5R"标准,在采购中供应商选择
(一)成立评价小组:
在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之前,首先成立评价小组,也就是建立供应商选择和实施的团队。小组成员可从以下几个部门中选取富有经验和资历的员工,包括品质管理部、研发部、供应商开发部门、采购部。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在采购部的供应商开发经理主导和协调下展开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工作。
(二)优化流程并提高企业管理层与采购人员的素质:
通过健全与完善的供应商选择管理制度,如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体制、实施供应商反馈信息汇报机制等等,从根本上杜绝“受贿”“回扣”等危害企业采购活动的现象。
(三)完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
从前文中提及过供应商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也就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价格,服务水平,信誉,快速响应能力。井结合“5R"原则,综合客观的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选择。
由此可见,在对供应商的评价与管理中,必须遵循以上的各项原则,管理好供应商,与其达成明确的共识,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他们理解企业的使命,社会贵任,加强与供应商决策人的沟通,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企业和供应商也要把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达到双赢。
六、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转的基础。由于确定供应商优劣的影响因素众多,除了比较直观的价格和产品质量之外,还有许多量化的隐性的影响因素,当今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服装、麦当劳餐饮,还是阿里巴巴等各大电商,都深知“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而基于供应商在企业整条供应链的地位我们可以知道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应该采取科学,客观的方法与原则来研究并选择供应商,一来保证企业的稳定生产与长足发展,二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